用戶案例Work
JQY-GNHU-01
本公司「品質政策」在進一步的要求做到全面品管,不僅只對生產製造的「物件」品質管理,更要使全體員工導入「 訓練、衡量、檢測、稽核、鼓勵」 的生產流程建立制度。 耿豪願意以最大的努力,提供卓越的機電相關產品與售後服務,供給全球客戶並與之建立長期的事業夥伴關係。 我們的品質目標策略『建立總體品質管理‧完善規劃檢測程序‧精益求進熱忱創新‧群策群力提昇品質』
RWD-ASSOC008
政府採購法自民國87年5月為配合進入世貿中心組織,經立法院三讀通過,總統發佈實施以來,十餘年來無數的政府採購案件以此法制為據實施,但亦衍生了不少的問題,而這些問題當中,有的是採購法條本身的問題,有的是執行面者的問題。 採購法條本身的問題,或源自於採購法太過強調公平原則,而缺乏對經濟發展仍為政策與目標複合考量,或源自於採購法沒有相對的配套措施,而缺乏執行上之完整規範;而執行者的問題或源自於執行者之保守心態,法制系統防弊重於興利的過時司法機制與觀念,促使工程行政組織與系統只為保身而不興利,或漸進而造成執行者之消極心態,對於法制缺失,久而久之習以為常,不積極提出改善建言。
RWD-ASSOC007
本會名稱原為┌台南縣木工業職業工會┘,隸屬台南縣政府勞工局管轄,於99年12月25日因應台南縣、市政府合併改制為台南市,遂於100年02月14日經提本會第10屆第2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更名為『大台南木工業職業工會』,本會現有會員計2852人(截至100年12月31日止)。且為連繫與友會同業間之情誼交流,本會於83年與台東縣木工業職業工會締結為姊妹會。為服務會員,本會在轄區內分設42處小組,由小組長義務協助服務所屬會員,有關本會務之推展,在各位理監事、幹部及全體會員之配合努力下,運作穩健。並多次經主管機關評鑑為優良工會,獲首長頒獎表揚。本會於84年度榮獲全省優良工會,接受省府勞工處表揚。且為落實辦理會員福利業務,本會遂於81年04月27 日正式成立本會福利委員會,辦理各項會員福利事項。
RWD-ASSOC006
珍珠休閒農業區位於冬山鄉偏東,冬山河中游貫穿本區,早期有六個平埔族噶瑪蘭社群居住,也就是現在的珍珠、南興、補城、武淵、群英、永美、三奇太和等村一帶,現有的村名即由當時的番社名簡化而來(表一)。早年小船可以自冬山河口加禮遠港,沿冬山河舊河道,一路航行至砂港、三奇、珍珠等地,抵達現今的冬山老街一帶;居民蓋房舍時,磚瓦都用「駁仔船(Bo- A )」從主流「武淵港」(台語「港」即大河之意) 轉運至許多支流,可以連接至八仙、群英、三奇等「水尾仔」。 珍珠休閒農業區的因冬山河流過,彷彿形成了交通大動脈;因交通運輸與灌溉便利而沿著舊河道開墾築壘。族群的異動,聚落的發展,隨著先民的走過的腳步,一一化作地名,也豐富了珍珠休閒農業區豐富的人文與地景。因此就交通、地景、動植物、人文等編成「冬瓜山珍珠映像」簡易口訣 (台語發音),讓竹圍、水田、倒影等,來帶領大家認識冬瓜山珍珠休閒農業區。
RWD-ASSOC005
大進休閒農業區緊臨羅東溪畔與野分山間,兩旁青山對望,純樸寧靜,全村除了一望無際的果園之外,看不到一畝水田,因此,除了四季果園可供採果外,還充分利用來釀酒及醃漬蜜餞,為本區一大特色。此外,還有一處泰雅文化原住民聚落、寒溪吊橋、古魯古道等,都是您不可錯過的私房景點…大進休閒農業區位於冬山鄉大進村梅花湖南邊,冬山河上游,地勢平坦,打狗溪及羅東溪流經其間,兩旁青山對峙,純樸寧靜。地質屬沖積砂礫土,非常適合栽培各種果樹,全村景色除了一望無際的果園之外,看不到一畝水田,乃大進村一大特色,目前產業數量約20戶。本區盛產水果與綠竹筍,就地取材的石板屋建築極具特色,區域內觀光果園,水果生態套裝體驗活動,水果製酒活動,水果蜜餞體驗,是一個以水果文化為特色的休閒農業區。
RWD-ASSOC004
梅花湖休閒農業區位於宜蘭縣冬山鄉中部,行政區隸屬於得安村、廣興村與鹿埔村等三村,其涵蓋面積約 283 公頃 。本區域連接二鎮 ( 羅東鎮與蘇澳鎮 ) 與四鄉 ( 三星鄉,大同鄉,南澳鄉,五結鄉 ) 。本區域以南為綿延數公里之山脈,以北則是羅東溪。境內擁有ㄧ座特色湖泊,其外型恰似梅花五辦,經先總統蔣經國先命名為「梅花湖」,在全國四十八個已劃定休閒農業區中,是少數以湖泊生態為發展主軸。 此外,梅花湖不僅富有優良的湖泊生態及教育意義,同時具有水資源涵養及農田灌溉等效用,是上天賜給梅花湖休閒農業區的一座天然水庫,並為梅花湖休閒農業區孕育豐富的景觀、生物、農產、遊憩等資源。
RWD-ASSOC003
早期的新舊寮溪常因一場大雨就洪泛成災,經多年整治後,洪患不再,然而溪床牧草生長快速,常阻礙水流通暢,居民早早就在思索解決方法又不破壞生態,終於想出了一個三贏的構想『放牛吃草』,省錢、景觀、生態。中山休閒農業區用放牛吃草的環保生態方法,『牽牛入宅放牛吃草』一批批的遊客、學生,在居民的解說下,了解水牛的生長與自然的融合,放牛吃草已成為休閒與戶外教學的新據點。更重要的,河床裏的花草變多了,螢火蟲出現了,白鷺鷥也來了,小朋友也來了,自然與人類的共存真正的表現『休閒農業的靈魂』,生物的多樣化可以作為自然環保的指標,保存基因庫的多樣與完整,人類與生物得以永續共生創意大賽的冠軍。